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费县县委编办从实际出发,立足部门职能,积极助推“双减”政策落地落实,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提供体制机制保障。
一是建立工作机制,压实部门责任。建立“双减”工作协调机制,由县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担任召集人,成员单位包括县委宣传部、县委编办、县教体局、县人社局等20个部门,协调机制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县教体局、县市场监管局主要负责同志担任,承担日常工作;明确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建立会议制度、报告制度、研判制度、督导制度等四项工作规则,形成各负其责、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的“双减”工作长效机制。
二是规范编制管理,保证教学需求。严格落实实名制管理制度,会同相关部门及时开展监督检查,及时清理各种形式占用中小学人员编制、各类“在编不在岗”人员,保证中小学教职工编制专编专用。从全县待分配事业编制中调剂50名编制建立中小学事业编制周转池,专项用于中小学补充专任教师,全力保证教育教学用编需求。
三是明确监管职责,强化督导力量。为统筹做好全县学校“双减”有关工作及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工作,为县教育和体育局机关增加“负责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校外教育培训机构的日常监管,指导学校做好‘双减’有关工作”职责,同时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科加挂校外教育培训监管科牌子,主要负责全县面向中小学生(含幼儿园儿童)的校外教育培训机构的监督管理工作,落实落细监管机构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