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邑县委编办把服务保障“走在前列、全面开创”“三个走在前”作为机构编制工作的主题主线,按照县委“1148”工作思路,为谱写建设市域副中心贡献编办力量。
一是聚力提升改革质效。围绕县委目标任务,主动服务、精准破题,根据中央和省、市出台的统筹使用现有编制资源的措施办法,逐步规范执法队伍机构编制管理,加强各有关部门单位有效联动,扎实做好改革试点各项工作。全面深化政府职能优化流程再造,抓好“三张清单、两个机制”落实落地,切实发挥清单制度的基础性效用。建立督促落实机制,指导部门严格按照清单履职尽责,持续优流程、减环节、提效能。依据有关规定协调解决部门间的重大分歧事项,及时进行动态调整,理顺职责关系,构建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
二是聚力推进乡村振兴。健全县委农业农村委员会各成员单位协作配合机制,负责全县“三农”工作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的统筹谋划、综合协调和督促落实。成立县乡村振兴局,由县农业农村局统一领导和管理,形成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一体谋划、一体推进、一体落实的组织领导体系。在乡镇设置1个乡村振兴服务站,为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股级内设机构,统筹协调推进乡村产业建设、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农村公共服务、农村文化、农村基础设施和乡村治理等乡村振兴各项工作,全面形成上下贯通、左右联动的工作体制。
三是聚力发展特色产业。立足平邑县作为“中国金银花之乡”的特色资源优势,成立县金银花果茶发展促进中心,服务金银花产业发展。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成立县中医药发展研究中心,加快推动中医药产业化现代化。围绕金银花、罐头等特色产业、农产品,成立县商务发展服务中心,大力发展农产品网店和微营销平台,加强电子商务职责,全面构建县乡村三级全覆盖的电商物流服务网络,逐步形成“一花一药一电商”的区域特色。
四是聚力增进人民福祉。聚焦民生、教育、卫生、赋权扩能等重点领域和热点、难点问题,深入基层进行前瞻性调查研究,将编制资源向民生领域、重点工作、基层一线倾斜。在事业单位用编进人计划安排上,优先保障教育、基层医疗和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等重点领域的用编需求。以推进乡镇机构改革为抓手,把牢“强基层、强治理、强服务、促发展、保稳定”的总方向,统筹推动编制资源向基层倾斜,增加131.9%的乡镇事业编制,保证了基层需求。
五是聚力强化队伍素质。聚焦新时代机构编制工作职责使命,深入推进政治建办、能力立办、实干兴办、作风强办,大力倡树“严真细实快”作风,落实“四提”“五要”要求,聚焦干部知识结构,及时跟进学习中央、省市有关文件和会议精神,进行“点单学”;通过领导干部讲党课、邀请市委党校老师授课等,进行“领着学”;通过对新进人员交任务、压担子,进行“老干部”传帮带“结对学”;通过对干部职工轮岗、全员参与全办重点改革工作,进行多岗位“实践学”,让干部成为机构编制业务的“多面手”,全面建设政治上可靠、业务上过硬的干部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