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南县委编办积极推进权责清单标准化规范化建设,采取四项措施管好用活权责清单,充分发挥权责清单的基础性制度效用,促进政府部门依单履职。
一是做好“动态调整”文章,确保权责清单规范准确。严格执行权责清单事项动态管理办法,明确权责事项调整情形和事项调整申请、审核、上报、审定和调整程序,要求部门单位根据法律法规立改废释和机构职能调整等情况,采取实时调整和集中调整相结合的方式,做好权责事项新增、变更、下放等动态管理,督促部门摸清权力和责任底数,做到职权法定、权责一致。2019年以来,全县共对县级权责清单进行了6次集中调整;县级政府部门权责清单涉及部门31个,共有权力事项4438项、公共服务事项275项;乡镇政府权责清单共有行政权力事项67项、公共服务事项77项。
二是做好“细化分解”文章,推动权责清单落实落细。各部门单位紧密衔接部门“三定”规定,对权责清单事项进一步细化分解,将事项分解落实到具体科室、具体岗位,并根据机构编制调整情况,及时对事项的承办科室进行动态调整,确保“事有人干,责有人负”。比如: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将252条权责事项分解细化到科室,新增设工程规划管理科后,将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科承担的一部分职责划入工程规划管理科,将事后监管职责划入相关科室。
三是做好“对外公开”文章,促进部门依单履职。把权责清单作为部门单位依法履职的遵循,加强对权力行使依据、过程和结果的全过程监督,确保行政权力公开透明。目前,全县所有乡镇(街道)和31个部门的权责清单均通过县政府网站对外公布,公开了监督电话和邮箱,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县司法局在做好对外公开的基础上,将权责清单运行纳入廉政风险防控体系,对确认的行政职权事项,逐项制作权力运行流程图,明确办理的程序、时限和岗位,公布服务电话和监督电话,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
四是做好“数据赋能”文章,创新清单运用监管方式。依托机构编制监管平台,制作权责清单数字化应用转型操作视频,指导各部门对权责清单事项进行细化分解,明确权力事项编码、名称、类型、责任科室等要素,并逐条制作权力事项运行流程图。将细化分解后的政府部门权责清单事项全部导入机构编制监管平台,规范履职日志填报,创新权责清单事项职责履行网上监管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