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强化机构编制刚性约束,切实加强和规范机构编制管理,平邑县委编办多项举措,突出问题导向,聚焦重点难点,推动监督检查工作抓在经常融入日常,推动监督检查提质增效。
一、加强宣传教育,让监督意识紧起来。重点围绕《中国共产党机构编制工作条例》、《机构编制报告制度实施办法》以及机构编制监督检查相关法律法规展开宣传。将机构编制政策和法规纳入编办党员干部日常学习与培训计划,通过开展专题讨论、“科长讲业务”专题党课等不同形式进行业务学习,同时利用工作之余学习中央和省、市机构编制有关政策法规文件,不断加强办内干部对机构编制政策法规方面的熟悉度,提升编办内部工作人员的履职能力。广泛开展机构编制政策法规、工作纪律、审批范围等工作宣传,引导部门领导干部切实增强机构编制法制意识,强化部门对机构编制管理的知情权,切实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二、依托智能系统,让机构编制细起来。依托实名制管理信息平台,严把机构、编制、人员信息质量关,及时通过系统申报业务、上传证明材料、报送纸质文件,确保信息系统的实时动态更新和实名制数据真实、全面、准确,及时掌握各机关事业单位机构编制事项调整、人员变化等情况。加大网上实时监控力度,利用实名制管理信息平台,结合月报校验预警功能,发挥“互联网+机构编制”的优势,实行机构编制监督信息月报送月检查制度,定期监控各部门(单位)、镇(街道)机构编制运转等情况,将发现的问题及时纳入机构编制问题台账,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力争将机构编制违纪违法问题消除在萌芽阶段。
三、把好关键环节,让重点监督严起来。紧盯用编进人计划执行等关键环节、部门“一把手”等关键人员、机构改革、机构编制事项调整等关键事件,及时动态跟踪管理标识卡,实现了对机构编制事项、职能运行情况、监督检查工作风险点的直观化、便捷化管理,有效预防了机构编制违规违纪和信访问题的发生。建立健全抽查机制,细化抽查程序、检查内容、处理标准以及公开方式,使“双随机、一公开”做到有据可依。加大对事业单位履行职责和法人证书规范使用的管理力度;通过座谈了解、查看资料、实地核查等多种方式,对单位法人登记、年度报告公示、信息公开等内容进行细致检查,全面深入了解事业单位在运行管理、履职尽责、公益属性发挥等方面情况。
四、用好提醒函询,让监督手段活起来。做好监督检查管理工作,要抓在日常。注重通过巡察、年度考核、日常了解、信访举报、审计审核等多种途径发现问题,落实提醒、函询和诫勉制度,通过咬耳扯袖、红脸出汗,达到“祛除病灶”、“养颜排毒”的效果,防止“小问题”演化成“大错误”。定期开展机构编制评估和跟踪问效,确保机构编制事项及时有效推进落实,及时发现问题薄弱环节,及时进行调整优化,为科学配置机构编制资源,维护机构编制管理秩序奠定坚实基础。
五、强化结果运用,让监督力度硬起来。严格执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条例》、《行政机关机构编制违法违纪行为政纪处分暂行规定》等规定,加强与巡察、审计部门协作联动,将机构编制工作情况和纪律要求执行情况纳入巡视巡察、党委督促检查、选人用人专项检查、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等监督范围,切实发挥监督合力。加大对违反机构编制纪律问题的查处力度,对需要追究相关人员责任的,由有关机关或部门按规定给予组织处理或纪律处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