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破解基层社会治理存在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临沭县坚持制度创新、流程再造,巧用“加减乘除”法,全面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
一是赋权增能做“加法”。持续深化镇街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创新机构编制管理,镇街统一设置为“七办五中心”。结合镇街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事业单位改革试点等工作,为9个镇街增加行政编制20余名,事业编制120名。赋予街道对辖区内公共事务的综合管理权、对县级职能部门及其派驻机构的考核评价权、对派驻机构及其负责人的人事考核权和征得同意权、对辖区内规划参与权和重大决策、重大项目的建议权等“五项权力”,推动街道聚焦主责主业,不断提升街道治理效能。积极搭建镇街综合执法平台,建立实现“一支队伍管执法”,加快构建简约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二是明责减负做“减法”。规范和完善镇街权责清单,编制公布镇街行政权力事项67项,公共服务事项77项;积极编制镇街职责任务清单,推动镇街依法高效履职;推行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制度,实现村级事务规范化管理。编制《临沭县县乡“属地管理”事项主体责任和配合责任清单》,明晰县乡职责,建立“乡呼县应、上下联动”响应平台,健全考核机制和工作衔接联动机制,持续为基层减负松绑。自2020年以来,依托事项“呼转”平台,已办理事项600余项。
三是提质增效做“乘法”。建成集社会治理指挥调度、群众诉求服务、人民调解、公共法律服务、网格化服务、应急管理指挥、大数据建设应用和社会心理服务为一体的县乡两级社会治理中心,形成统筹指挥、整体联动、高效运行的社会治理工作平台。社会治理信息系统纵向贯通9个镇街、236个村社区,横向联通公安、城管、交通、环保等26个重点行业部门。建成“智慧临沭”云数据库,录入各类基础数据信息和业务数据350余万条。整合“雪亮工程”、治安综治、网格化、城市管理、应急管理、市场监管等系统,汇聚各职能部门数据,为社会全域治理提供智力支撑。
四是破解难题做“除法”。以网格化服务管理为底座,按照全县“一张网”的理念,整合大网格,将全县划分为608个基础网格,每个基础网格配备1名网格长、1名县直网格指导员、1名镇街网格指导员和1名专职网格员,建立“网格吹哨、部门报到”、集中入格、定期例会等制度,聚焦社区热点焦点、矛盾纠纷、困难帮扶等方面搜集信息,着力化解居民反映强烈的“急难愁盼”问题,构建事项办理闭环工作流程。推广应用“幸福临沭”APP,及时快速解决群众诉求,疏通民生堵点,打造民生服务掌上阵地,不断提升基层社会治理精细化水平,切实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