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压实安全生产监管责任,沂水县围绕化工园区监管重点、突出行业监管主线、聚焦属地监管面,通过配齐配强工作力量、夯实监管责任、明晰职责边界等举措,着力构建全方位安全生产监管工作新格局。
一是围绕开发区化工园区这个监管“点”,配强工作力量。始终将开发区化工园区作为全县安全生产监管的关键点、风险点,坚持机构编制资源向园区倾斜。设立化工园区安全生产监管所,为县应急管理局派出机构,具体负责化工园区安全生产的执法监管工作,配备监管人员8名;设立安全生产管理办公室,为开发区管委会内设机构,承担开发区内安全生产监管责任,配备监管人员12名。在日常监管工作中,两个监管机构开展联合巡查,确保重点监管无死角。
二是突出行业部门这条监管“线”,夯实监管责任。调整充实县安全生产委员会成员单位,制定沂水县安全生产委员会工作规则和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工作细则,进一步明确公路运输、油气管道、旅游、校车、特种设备等专业安全生产委员会的行业监管职责。同时,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协作配合机制,赋予县应急管理局对各成员单位的考核评价权,进一步夯实成员单位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确保各行业监管部门履职尽责。
三是聚焦属地管理这个监管“面”,明晰监管边界。一方面,严格落实镇街安全生产属地监管责任,充分发挥镇街应急管理办公室作用,统筹森林防火、防汛抗旱、地质灾害、道路交通等领域监管力量,依托镇街社会治理综合服务平台,构建安全生产监管网。另一方面,将属地管理清单中涉及安全生产的12个事项,细化为35项具体工作,逐项制定工作流程,明晰镇街和县直部门在安全生产领域的职责分工,提高安全生产监管效能。
沂水县“点+线+面”着力构建全方位安全生产监管工作新格局
为进一步压实安全生产监管责任,沂水县围绕化工园区监管重点、突出行业监管主线、聚焦属地监管面,通过配齐配强工作力量、夯实监管责任、明晰职责边界等举措,着力构建全方位安全生产监管工作新格局。
一是围绕开发区化工园区这个监管“点”,配强工作力量。始终将开发区化工园区作为全县安全生产监管的关键点、风险点,坚持机构编制资源向园区倾斜。设立化工园区安全生产监管所,为县应急管理局派出机构,具体负责化工园区安全生产的执法监管工作,配备监管人员8名;设立安全生产管理办公室,为开发区管委会内设机构,承担开发区内安全生产监管责任,配备监管人员12名。在日常监管工作中,两个监管机构开展联合巡查,确保重点监管无死角。
二是突出行业部门这条监管“线”,夯实监管责任。调整充实县安全生产委员会成员单位,制定沂水县安全生产委员会工作规则和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工作细则,进一步明确公路运输、油气管道、旅游、校车、特种设备等专业安全生产委员会的行业监管职责。同时,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协作配合机制,赋予县应急管理局对各成员单位的考核评价权,进一步夯实成员单位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确保各行业监管部门履职尽责。
三是聚焦属地管理这个监管“面”,明晰监管边界。一方面,严格落实镇街安全生产属地监管责任,充分发挥镇街应急管理办公室作用,统筹森林防火、防汛抗旱、地质灾害、道路交通等领域监管力量,依托镇街社会治理综合服务平台,构建安全生产监管网。另一方面,将属地管理清单中涉及安全生产的12个事项,细化为35项具体工作,逐项制定工作流程,明晰镇街和县直部门在安全生产领域的职责分工,提高安全生产监管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