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管理>>机构编制管理>>本地动态>>正文

临沂市机构编制监管平台日常业务办理 实现“不见面”审批

2022年06月14日 19:37 

近日,为着力解决传统办理方式存在材料多头报送、办理效率低下、办结反馈周期长等问题,临沂市委编办对机构编制监管平台日常业务线上办理功能进行了优化提升,进一步深化平台业务流程再造,简化工作程序,让部门单位“少跑腿”“零跑腿”,实现了日常业务“不见面”审批。

一是业务材料“一键传”。审批功能开发前,部门单位办理平台日常业务,主要通过协同办公系统、现场报送等方式提供证明材料,不符合条件的需反复进行修改后再次报送,存在多头报送、材料格式不统一、审核反馈周期长等问题。依托平台业务办理模块,将机构管理、用户管理、岗位职责审批、议事协调机构审批等业务统一整合到一个端口,通过一键上传功能提报规范格式的业务附件,在线审核反馈,实现了“材料一口报送、格式规范统一、审核反馈高效”的服务效果。

二是审批事项“秒办结”。传统业务办理中,审核管理员根据部门单位报送材料,分别在平台对应模块逐项添加、调整机构、人员、岗位职责信息,信息内容不完整或有错误的,需要多次调度有关材料,存在业务端口分散,信息维护量大、手动录入耗时长等问题。线上审批功能启用后,管理员对部门单位录入报送的业务信息进行审核,符合要求的几秒钟内即时办结,不符合要求的及时退回并告知原因,大大提高了审批效率,减少了用人单位的业务成本。

三是审核反馈“及时达”。传统业务办理完成后,须电话联系部门单位反馈业务办理结果,耗时较长。线上审批功能启用后,机构、科室、职责、人员等所有业务均在线上进行申报、受理、审批,业务审核通过、修改、退回等工作流程,实时推送到部门单位,方便及时掌握业务办理状态。同时,审批流程和相关证明材料自动进行历史数据存储,部门单位可以随时查阅归档,真正实现了业务办理环节公开透明、审核结果实时反馈、办理材料及时存储。

四是数据应用“全方位”。线上业务办理数据自动关联机关事业单位全生命周期台账,机构编制部门可以按业务时间、类型、状态等不同维度,调取查询特定范围的数据,为监管机构编制调整事项落实情况提供参考数据。同时,利用数据管理、统计分析、穿透查询等功能,将机构编制调整事项与部门单位职责执行情况、工作量情况、人员履职情况相关联,深入评估、论证机构编制事项调整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为机构编制事项动议和进一步调整提供数据支撑。

上一条:临沂市建立“三项机制”深入推进机构编制和财政供养人员核查整改工作 下一条:市委编办“三个强化”扎实开展机构编制监管平台优化提升“百日攻坚”行动

关闭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