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改革>>体制改革>>本地动态>>正文

河东区“四个一”推进区镇村三级政务服务一体化改革

2020年07月02日 08:57 

为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临沂市河东区实施区、镇、村三级政务服务一体化改革,推动审批服务力量下沉,深化审批便民服务制度创新和流程再造,全面改善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基层社会治理效能得到显著提高。

一是“一个窗口”管服务,大力推进政务服务事项办理前移。结合“一件事”以及“一业一证”改革要求,将以前分散在“多个窗口”事项归入“一个窗口”,在无差别一窗受理基础上将窗口再向前移,设立“一事一证”办理专窗。出台《河东区深入推进政务服务区镇村一体化改革实施方案》,横向实现跨部门、跨领域,纵向实现跨层级延伸企业开办服务链条,加快实现“一窗受理·一次办好”。通过委托下放、服务窗口前置等方式,推进政务服务工作职能和服务向镇街便民服务中心、村(社区)便民服务站下移,将区级40项政务服务事项通过“窗口前移、网上审批、镇街出证”方式,下放到镇街实施。

二是“一个平台”管指挥,深入推进“属地管理”衔接联动机制。依托“12345”政务服务热线平台,搭建了覆盖区、乡镇、村居三级的“乡呼县应,上下联动”响应网络,拓宽问题收集渠道,梳理量大面广、涉及群众利益的或者便于企业群众办事的政务服务事项,打造了政务服务“区镇同办、三级联动”规范“属地管理”衔接联动机制。整合区、镇街、村居三级的政务服务资源,组建帮办代办服务队伍,积极开展便民服务事项领办,从咨询、申请到手续办理完成、领取证件,全程或阶段性提供帮办代办服务,全区260个村(社区)全部建立便民服务室、设立代办点,配备代办人员390人,覆盖率达100%,为基层群众开展代办服务,全面推动政务服务入口向基层延伸,提升基层“就近办”服务能力,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

三是“一个大厅”管受理,建立健全“一门通办”服务体系。全面落实“三集中、三到位”,各级便民服务中心要按照“应进必进”的原则,将6+1类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和窗口前移事项进驻实体大厅;村(社区)证明事项和帮办代办事项需统一进驻村(社区)便民服务站;将垂直管理部门在本行政区域办理的政务服务事项纳入区、镇政务服务中心集中办理,实现企业和群众必须到现场办理的事项“只进一扇门”。全区推开“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的一窗受理工作模式,各级便民服务中心(站)全面上线,具备线下办事一键取号、无声叫号、无差别受理、数据分析、电子监察等功能的无差别“一门通办”系统。

四是“一张网络”全覆盖,全面提升“一网通办”服务质量。推进三级政务服务网上分厅建设,不断完善镇、村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体系。制定公布年度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实施清单和“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事项清单,定期更新维护。实现区镇级事项网上可办率不低于95%,村级事项网上可办率不低于50%。设置政企直通车、惠企政策精准送等专栏,拓展“掌上办”渠道,开通线上“一件事”主题式服务,提升政务服务网上服务能力和群众接受服务的便利度。

上一条:兰陵县“一中心、两平台”助推群众诉求矛盾多元化解决 下一条:我市突出三个重点健全完善中医药发展体制

关闭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