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党管机构编制原则,促使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发挥积极作用,兰陵县委编办采取“3+3+3”模式,持续深化机构编制执行情况和使用效益评估试点工作,提高机构编制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水平。
一、坚持“三个到位”,提供坚实有力保障。一是组织领导到位。接到试点通知任务以后,及时将工作任务向编委主要领导作汇报,争取领导支持,并抽调精干人员组建了3个工作组,负责评估试点具体工作。二是调查研究到位。深入县直有关部门,充分听取意见建议,深化机构编制管理,扎实推进机构编制执行情况和使用效益评估试点工作。三是工作措施到位。根据评估要求,共选取县委老干局、县科协、县科技局、县行政审批局、县检验检测中心以及县外事办、县网信办7个部门单位作为评估对象,并组织开展了业务培训。
二、把握“三个重点”,力求指标科学合理。一是重点明确评估内容。将履职尽责情况和相关效益、“三定”规定执行情况、机构配置效益、编制和领导职数使用效益、机构编制管理规范等作为评估的主要内容,体现评估重点,保证评估实效。二是重点设计指标体系。将评估指标分解为4个一级指标、11个二级指标和18个三级指标,总分值100分,突出体现评估重点、分数量化可考,明确评估标准,确保评估试点工作精准、科学。三是重点细化评估方法。研究制定《关于深化机构编制执行情况和使用效益评估试点工作实施方案》,采取“前期准备、组织实施、总结汇报”三个步骤,通过培训指导、自查自评、系统分析、资料收集、实地评估、问卷调查等多种方式,全面了解被评估单位机构编制执行情况和使用效益情况,力争使评估工作客观公正。
三、突出“三个强化”,确保评估取得实效。一是强化自查自纠。在评估对象自查自评环节过程中,组织各业务科室负责人,对机构编制执行情况和使用效益评估指标体系进行梳理研究,创新提出“141”工作法,即一张目录清单、四张评估表、一套档案材料,有效保障了自查自纠工作成效,为评估工作高质量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二是强化内部动力。充分发挥评估“探照灯”和“透视镜”作用,为深化党政机构改革、推动管理创新提供重要参考和支撑,从而引起部门自身的重视,不断提升其履职服务能力。三是强化整改落实。及时汇总自查自评、系统分析、实地评估等情况,结合机构编制日常管理、机关职能运行监管、事业单位监管等进行综合分析,建立评估发现问题清单,及时向评估对象反馈并提出整改建议,定期进行跟踪问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