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机构编制资源使用效益,根据省、市安排部署,沂水县委编办选取县工信局、县总工会、县气象局三个试点单位,探索“三加三评”评估模式,扎实开展机构编制执行情况和使用效益评估工作。
一、“信息化+评估”,拓宽机构编制管理评估“广度”。一是“实名制+评估”。依托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系统,导出被评估部门《在编人员信息表》,对被评估部门的年龄结构、性别比例、学历层次等相关信息进行初步分析,掌握部门机构编制执行情况第一手资料。例如,县总工会7名在编人员中,只有1名女性,平均年龄52岁,全部为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存在队伍年龄老化,缺少年轻工作力量的问题,而其下属事业单位(县工人文化宫)实有的12名工作人员中,平均年龄39.8岁,且全部为大专以上学历,干部队伍较为年轻,专业素养较高。对此,评估小组建议县总工会突出事业单位对局机关工作的综合服务保障和技术支撑的职责定位,统筹管理机关及所属事业单位人员,缓解机关用人压力。二是“履职考评+评估”。充分发挥临沂市履职考评系统大数据分析优势,对3个被评估部门及下属事业单位的职责履行情况,分时段、分种类、分个体进行大数据分析。重点分析各单位主要职责执行次数、业务工作占比、工作时长、科室工作量比对比等情况,形成单位履职评估报告,以饼状图、柱状图、趋势图、电子表单等形式,直观呈现工作完成多与少、快与慢、好与差。例如,沂水县工信局2020年度系统填报率82.67%;工作量比率78.94%。设置岗位职责132条,已执行94条,执行率71.21%。按履职次数,业务工作类占全部工作的77.78%、按履职时长,业务工作类占全部工作的76.18%。反映部门工作开展比较饱满突出了主责主业,但仍存在部分职责没有开展的情况。对此,评估小组建议县工信局对未开展工作的职责进行分析研判,制定工作计划,细化工作措施,确保所有职责履行到位。三是“业务办理+评估”。依托山东省政务服务管理系统、“12345”政务服务热线、业务办理系统等,聚焦部门年度办件、人均办件、办理时限及服务群众满意度等四个方面,同全市平均水平进行横向对比,扎实开展部门机构编制资源使用效益评估,实现“用数据说话、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决策、用数据创新”。例如,县工信局2020年度共处理12345热线交办问题110条,2021年上半年处理问题44条,高于全县平均水平,且全部按时处理反馈,群众满意度100%,反映出其机构编制使用效益较高。
二、创新三项评议方式,挖掘机构编制管理评估“深度”。一是“部门自己评”。被评估部门对照监管指标,围绕单位基本情况、职责落实、日常工作开展、亮点工作成效等进行自查,对本部门机构编制执行情况进行量化打分,并形成自查自评报告。向被评估单位及下属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发放调查问卷,聚焦部门内部机构编制管理情况,设计题目25道,主要包括履职尽责、内设机构管理、人员配备情况及日常工作量等情况,了解掌握内部人员对本单位履职的满意度,科室间及部门间协作配合度。二是“部门互相评”。向乡镇党委政府、纪委监委、审计、12345政务服务热线等与被评估部门存在业务联系的50个部门及工作人员,发放1000余份调查问卷,根据被评估部门业务往来、部门间协作配合,热点难点问题解决等情况进行量化打分,客观反映部门间协调配合情况。经汇总,县总工会得99.7分,县工信局得99.28分,县气象局得99.2分,反映出这三个部门均不存在与其他部门交叉扯皮,不存在履行职责错位越位缺位等问题。三是“编办实地评”。实地评估小组针对前期自查自评、系统评估等发现的问题,到被评估部门有针对性的开展实地评估,通过听取单位主要负责人汇报、查阅部门机构编制使用档案、实地查看内设机构挂牌情况、电话回访群众“民意”、同科室负责人及工作人员个别谈话等方式,结合评估指标、评分标准,实地量化分析部门机构编制使用效益和执行情况,存在问题及改进建议等,形成评估报告及《机构编制执行情况重点问题台账》,帮助部门有针对性的进行整改,提高机构编制利用效益。
三、健全四项结果运用机制,增强机构编制管理评估“力度”。一是建立问题反馈整改机制,打通部门履职“中梗阻”。实地评估小组综合分析被评估部门的机构编制执行和使用效益情况、存在问题及整改建议,形成评估报告并反馈被评估单位。此次评估,共反馈各试点部门相关问题及意见建议10条。问题反馈部门后,要求其立即进行整改,明确整改措施、完成时限,报送书面整改报告。县委编办成立督导小组,开展回头看,确保所有问题整改到位。二是建立评估结果共享机制,盘活机构编制“全盘棋”。依托主任办公会,定期交流研讨部门履职情况,评估结果在编办内部共享,作为业务科室研究论证部门机构编制事项调整的重要依据,着力解决机构设置分散、编制旱涝不均问题。三是建立正反向考核机制,用好监管考核“指挥棒”。将评估与机关职能运行监管相结合,评估结果直接作为部门职能运行监管的结果,纳入全县经济发展综合考核,在结果运用上,实行正向激励和反向约束相结合,对于工作典型突出、履职饱满高效、群众好评度靠前的部门,实行正向激励,优先评先树优,激发部门干事创业活力。对于评估结果不合格、履职尽责不到位的部门,实行反向约束,约谈主要负责人,杜绝“大锅饭”,旗帜鲜明奖优罚劣,树立“干事者得实惠,不干事者退舞台”的工作导向。四是建立评估专报机制,当好领导决策“参考书”。结合日常评估、实地评估、系统评估相关情况,形成机构编制使用和执行效益评估专报,呈报县委编委主要领导。专报重点分析相关部门编制使用情况、工作典型经验、履职存在问题,作为领导决策、用编安排、选人用人等工作的重要参考,扩大结果使用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