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做好事业单位改革“后半篇”文章,确保涉改事业单位顺利衔接、平稳过渡、有序运行,临沂市河东区委编办结合区本级事业单位改革试点实施方案及“三定”规定,按照“全面梳理、挂图作战、分类施策”的步骤,稳妥有序推进涉改事业单位法人登记管理工作。
一是全面梳理,摸清底数,实现全覆盖无漏点。认真对照《河东区深化事业单位改革试点实施方案》及“三定”规定,全面梳理涉改事业单位的设立、重组、撤销等情况,分类别、分主管部门建立设立、变更、注销登记业务动态管理台账,梳理出新设立登记事业单位16家,变更登记32家,注销登记23家,真正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实现涉改事业单位全覆盖、无遗漏。同时结合我区事业单位改革工作实际,印发《关于办理事业单位法人登记业务的通知》,要求涉改事业单位在规定时限内,通过“山东省事业单位监督管理信息系统”完成事业单位法人登记工作,确保全区事业单位法人登记工作科学有效推进。
二是挂图作战,多措并举,全面提升工作效率。制作事业单位法人设立、变更、注销相关业务办理流程图,明确办理依据、办理流程、办理时限、办理结果。组织开展事业单位业务人员培训会,通过及时宣传政策和业务指导,做到有疑必解、有惑必答、有难必帮,充分运用“互联网+”,通过QQ群、微信、电话等无接触方式,让单位经办人员能够一次性办结相关业务,提高工作效率。为确保新整合组建的事业单位尽快开展工作,实行即时办结和“容缺受理”,涉改单位申请材料齐全、符合规定要求的事项即时办结;对申请材料存在个别形式欠缺,不影响后续审查的,在约定时限内补齐的前提下予以办理。对涉改事业单位登记管理业务的办理材料和办理环节进行再简化、再压缩,简化注销流程,压缩办理时限,积极为涉改事业单位提供便利。
三是分类施策,强化审核,确保工作落到实处。根据各单位不同情况,按照数量、类型、难易层度等进行分类排查,实行“一对一”业务指导,对涉及名称、宗旨和业务范围、法定代表人变更的事业单位,按照举办单位的顺序,统一办理并换发新证。对涉及重组整合的事业单位,在先注销再设立的原则基础上,督促事业单位做好注销公告和资产清算等手续,最大限度保障涉改事业单位新旧证书无缝衔接、合规使用,对相关单位提交登记材料进行规范性审查,确保登记环节与要素合法合规。严把信息公开关,及时将登记信息在网上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倒逼事业单位规范履职,将事业单位改革各项任务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