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推进城乡基层治理过程中,莒南县坚持重心下移,统筹整合资源,全面汇聚起城乡基层治理的强大合力。
一是推进人员下沉。在村级层面,对原综治网格员、警务助理、食品安全协管员、计生主任等26类6914名协理员进行归并整合,精减为基础网格员、便民服务员、财经管理员“三大员”3239人,既提高了人员待遇又节省了财政支出。在每个网格配备1名基础网格员,负责做好基础信息采集、社情民意收集、政策法律法规宣传、民生服务代办、民族宗教工作、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等工作;在每个独立预算村配备1名财经管理员,负责做好财务、土地、金融、审计、统计、扶贫开发、人社等工作;在每个自然村配备1名便民服务员,负责做好卫计、民政、涉军优抚、科技、文化、旅游、教育、党建信息平台管理使用、地震监测等工作。在镇街、县直部门单位,选派镇街机关党员干部到城市社区担任指导员,选派136名县直机关干部包联城市社区,选派12名“红领书记”到城市社区党组织任职,协调解决难点问题,帮办、领办、代办部分社区事项。
二是推进职权下放。制定完善镇街权责清单,实施“县乡社区同权”,以委托和服务窗口前移等方式,把具备条件的县、镇级管理服务事项下放,切实推进管理职能、服务资源向基层汇集、向群众身边聚拢。目前,已将县直各部门103项高频行政许可和公共服务管理职能委托或下放到镇街,将镇街政策咨询、服务导引、开展上门或代办服务等43项内容集中到村(社区)办理,通过放权、赋能、明责,切实把基层的事情真正交给基层来办,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
三是推进保障下倾。完善“三大员”考核标准和评价管理办法,建立选拔聘用、管理使用、教育培训、动态调整机制。按照“费随事转”原则,将“三大员”工作补贴等经费纳入县级财政预算,统筹打包下拨,由镇街按照考核评价情况进行发放,并根据工作年限及考核情况建立经费保障机制。同时,对上级支持基层的政策资金和项目资源,进行有效整合集中、捆绑打包下放,以镇街、村(社区)党组织为渠道落实到位、统筹使用,确保工作有序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