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公开>>县区动态>>正文

临沂市兰山区创新“1513”基层治理机制全面深化镇街管理体制改革

2020年09月11日 10:10 

为持续深化镇街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临沂市兰山区立足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的新形势新要求,创新建立一个中心统筹、五项权力赋能、一支队伍执法、三项制度保障的“1513”基层治理机制,全面提升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水平现代化。

一个中心统筹。以镇街综治中心作为基层治理的中枢和核心,将网格化管理平台、12345政务服务热线、民情巡察室等整合为信息收集功能区,将综合执法办公室、司法调解室、信访接待室等整合为问题解决功能区。通过优化机构设置,实现诉求征集、平台指令、综合执法、督导反馈、考核评价全闭环运行,形成了“一个平台”共享资源、“一个窗口”受理诉求、“一站式”服务群众、“一张网”整合力量的“平台指令、众人响应”工作机制,有力推进“一网统筹”“一站式”服务,极大缩短了事件办理和问题处理周期,提升了城市基层治理效能。

五项权力赋能。2019年,兰山区率先开展区镇事权改革,对赋权增能减负工作进行了先行探索,先后下放镇街道135项便民服务事权,取消街道协税护税工作任务,今后不再对4个街道进行招商引资指标考核,按2019年考核口径计算取消街道招商引资任务35亿元。今年以来持续推进扩权增能,制定了《关于赋予街道“五项权力”推进街道明责增能减负的实施方案》,优先赋予街道“对区域内公共事务的综合管理权”、“对派驻机构负责人的人事考核权和征得同意权”、“对区直部门及派驻机构的考核评价权”、“规划参与权”、“对重大决策和重大项目的建议权”五项权力,并适时在全区各镇实施。通过实施“五项权力”,进一步强化镇街道统筹能力,有效调动了基层干部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了基层治理服务效能。

一支队伍执法。针对当前乡镇和街道执法权在运行中出现渗透力不强、综合性不足等问题,兰山区坚持执法重心下移、力量下沉的总思路,积极推动综合行政执法向基层延伸,累计派驻各类执法人员200人。以基层执法力量为基础,充分发挥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办公室作用,整合公安、市场监管、生态环境、文化市场、交通运输、农业农村、城市管理等资源,建立“1+6+N”联合执法机制,采用常驻、轮驻、随驻等方式,完善联席会议制度,扩大镇街统筹协调、统一指挥权限,最大限度减少执法环节、优化执法程序。今年已累计联合办理各类执法案件270多起,构建起了高效衔接、整体联动的监管新格局,破解了基层执法存在的执法主体缺失、“九龙治水、多头执法”等难题,有效提升了基层执法效能。

三项制度保障。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基层党建联席会议和综合执法联席会议,协调解决街道范围内城市基层党建方面的重点难点问题,商讨解决综合执法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完善经费保障制度。以兰山街道为试点,派驻机构的日常办公经费、劳务派遣人员工资等经费由区财政结合原资金保障渠道转拨至街道,由街道统筹使用。2019年街道共支出1300余万元用于保障派驻机构的日常运转。同时,街道对派驻机构实行“一事一议”,凡在重要工作中对街道有突出贡献的,将进行即时奖励,极大地调动了派出机构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健全人事统管制度。派驻机构工作人员的日常考勤和管理由镇街道全权负责,市场监管所等派驻人员党团关系转入镇街道管理,派驻机构劳务派遣人员管理权限全部下放到镇街道,由镇街道统筹管理调配和考核。

上一条:蒙阴县“三点发力”聚焦机构编制信访维稳预警工作 下一条:蒙阴县委编办“四项措施”助推人才强县战略

关闭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