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开发区瘦身强体、回归本位,平邑县发挥制度创新功能优势,坚持市场化改革取向和去行政化改革方向,剥离社会事务管理职能,构建产业集聚发展平台,实行“管委会+公司”体制,加强工业经济人才队伍建设,助力开发区加快转型升级,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是聚焦经济职能,提升管理能力。将平邑经济开发区承担的住房城乡建设及保障类、民政事业类、社会保障类等17类的44项社会事务管理职能全部剥离,其中39项按照属地管理原则交由平邑街道办事处承担,5项按行业管理原则由相关县直部门承担,涉及经济管理职能相关事项予以保留。同时,将开发区管辖的新城社区、石崮社区、朝阳村等13个社区(村居)按照属地管理原则交由平邑街道办事处管理。改革后,平邑街道办事处承担行政区划内社会事务管理职能,平邑经济开发区聚焦主责主业,集中抓经济发展。
二是聚焦产业集聚,提升发展能力。根据平邑经济开发区发展现状,优化区域产业布局,整合高端装备产业园、电商物流产业园、新材料产业园、高端木业家居产业园、食品(罐头)产业园等园区,纳入开发区直接管理,扩大开发区管辖面积,原则上工业项目一律在开发区落地,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招商、统一产业布局、统一行政审批、统一综合执法等“五统一”,着力构建产业集聚发展新平台,提升开发区综合发展实力。
三是聚焦市场机制,提升竞争能力。引入市场机制,探索管委会主导、企业参与、市场化运作的经济发展新模式。推行“党工委(管委会)+公司”体制,打破开发区事业单位建制,不再明确机构规格,依法依规行使赋予的经济管理权限。改组、组建开发区投资运营发展公司,将开发区有关资源合法合规注入其设立的国有开发区运营公司,以增强公司运营能力,承担区内产业园的开发建设、投资运营、双招双引、专业化服务等职能。公司与管委会实行政企分开、政资分开,实现资源市场配置,提高运营、决策、管理效率,激发开发区的动力、活力、竞争力。
四是聚焦人才引进,提升服务能力。根据平邑经济开发区改革后的经济指标、发展趋势等因素,从严确定人员控制数量。实行全员岗位聘任制、末位淘汰制,现有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所占编制暂不调整,空余编制统筹使用,优先保障开发区引进特殊人才等急需急用事宜。实行市场化用人机制,提升技能型人才的引进,新进人员一律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对特殊需要的管委会领导人员和其他特殊需要的高层次管理人员,园区公司、平台公司负责人及专业招商人员,给予特岗特薪、特职特聘等优惠政策待遇,打造管理型干部队伍、专业性人才队伍、服务型人才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