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工作严峻形势,最大限度减少人员流动和聚集,阻断疫情传播,我市结合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有关要求,在事业单位监督管理工作中,按照防控疫情不“放空”业务的原则,强化创新担当,用好“加减”法,既保障工作正常开展,也保障机关事业单位办事人员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一、年报工作做“加法”,延长公示期限。为避免增加人员流动问题,及时下发通知,将2019年度事业单位法人年报公示期限延长至5月31日,给予事业单位充分的准备和公示时间。积极引导事业单位做好统筹谋划,须由主管部门现场盖章确认的证明材料,做好人员防护、材料消毒等处理措施,既有效降低全市疫情防控风险,又避免对工作开展造成消极影响。
二、登记赋码做“减法”,实行“不见面”办理。充分发挥好“山东省事业单位监督管理信息系统”作用,将原需现场提交的纸质材料转为“线上提交”,实行“不见面”办理,先后为市高级财经学校等18家机关事业单位办理设立、变更、注销业务。业务过程中涉及到的数字证书申请、法人证书、印章等重要物品,一律通过机要通信或邮政快递传输。
三、注销登记做“减法”,全面推行简易程序。推行简易注销登记,在程序上重点突出两个“压减”:一是将拟申请简易注销的登记公告期由90天压减为45天;二是简化清算报告,清产核资材料证明中明确资产、债权、债务等关系即可,无需按模板逐项撰写,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截至目前,已按简易注销程序办结完成市地方史志办公室等6家事业单位法人注销登记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