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公开>>县区动态>>正文

沂水县多部门“联合诊疗”统筹优化县域教师资源

2023年02月23日 11:13 

为有效统筹县域教师资源,沂水县委编办会同人社、财政、教育等部门成立工作专班,通过列明问题、落实整改、深挖潜能和提升效能等4项措施,缓和教职工编制达标和一线教师短缺的矛盾,为应对中小学入学高峰提供了编制资源保障。

一是“望闻问切”,列明问题台账。一方面,进行全面摸底。对全县95所学校进行全面摸底,全面了解编制数、实有教师数、学生数、班级数、现有师生比、班师比、近几年学生变化情况、后勤及幼师挤占中小学教师、在编不在岗人员、编外教师等情况,掌握基础数据。另一方面,建立问题台账。将发现的教学点设置较为分散,部分中小学在编教师不任课,落实中小学“县管校聘”不到位,教师超配导致课程量不足等9项问题进行归类,并建立问题台账,反馈责任单位,要求单位限期整改。

二是“对症下药”,深入落实整改。总量控制,健全动态调整机制。每年7月份,结合秋季入学学生情况、中小学教师结构状况、教学需求等实际,重新分配中小学编制,合理配置教师资源,化解学段间、学校间教师力量不平衡的问题。双项考核,落实“县管校聘”制度。将“县管校聘”落实情况纳入全县教育督导考核,建立与职责任务变化相协调的编制动态调整机制;将“县管校聘”落实情况纳入事业单位绩效考核,提高学校的重视程度。县乡联动,合理规划学校布局。镇街层面,利用校车接送,分流整合偏远乡镇学生资源,合理设置教学点,撤并偏远教学点;县级层面,新建、扩建县城中小学9所,提升城区教育承载能力,解决择校热、入学难等问题。

三是“刮骨疗毒”,深挖内部潜能。严格管理,保障基本课时量。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管理的若干措施》,完善教师绩效工资分配办法,用于课时量和教学实绩的奖励性绩效工资占比不低于总量的70%,并将课时量标准等内容写入聘用合同,避免课时量不足带来的教师紧缺。分级竞聘,保证高级教师在岗率。制定专业技术岗位分级竞聘等激励保障制度,在核准的岗位总量范围内,对各学校岗位进行合理岗位设置,分级竞聘,能上能下,不任课或教学成绩差将降低竞聘档次。截止目前,新竞聘教师2114名,降低档次竞聘73名,不任课教师返岗47人,其中副高级以上23人。

四是“夯实基底”,提升编制效能。合理补充,避免流失。通过“学生高峰期精准补充,下降期统筹使用,教师资源随学生高峰跨学段同步调剂”的方式,补充在编教师。严格限制和规范对中小学教师的抽调借用,严禁挤占、挪用、截留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确保在编教师数量稳定。平台监管,提高效能。根据学期课程设置及时调整机构编制监管平台信息,将全县8996名教师全部纳入,通过履职填报情况加强对各中小学教师使用情况的监测。

上一条:费县运用“三个转化”促进文物保护和考古工作 下一条:蒙阴县创新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新思路探索执法力量进社区新模式

关闭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