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沭县委编办针对“找短板、强弱项、促发展”大调研活动中收集到的行政效能、教育、医疗等方面的体制机制问题,立足部门职责,聚焦堵点难点,精准靶向发力,将机构编制资源不断向民生领域倾斜,逐项破解阻碍发展的瓶颈,助力民生事业健康发展。
开展政府部门机构编制专项评估,精准提升行政效能。针对县直各部门在“学三定、明职责、勇担当、善作为”主题学习月活动中查摆的履职过程中存在问题,利用2个月的时间,对27个县直部门开展机构编制专项评估,采取面上听、逐项查、现场看、深入访、综合评的“五步走”方法,全面深入了解被评估的部门执行机构编制情况以及服务对象对评估部门履职履行职责的社会认可度、满意度。在此基础上,对被评估的部门机构编制执行情况和使用效益进行综合评价分析,作出客观评价。截至目前,共实地走访19个部门,现场发放《机构编制执行情况和使用效益调查问卷》380份,形成评估报告19份,提出评估整改意见38条。通过专项评估、现场反馈、督促整改,促进县直部门精准高效履职。
开展中小学教师资源专题调研,精准应对“入学”高峰。为积极应对“全面二孩”政策带来的中小学教师编制资源紧缺问题,县委编办联合县教体局开展了中小学教师资源统筹配置专题调研,对全县46所中小学5500余名教师数据进行统计、筛选、分析,全面掌握教育领域教师资源使用情况。探索建立县域内“跨学段统筹、跨区域调剂”的教师统筹管理使用新模式。每年由县教体局根据工作实际,动态调整各学校编制数,报县委编办备案。对于常态性学龄人口变动,通过“学生高峰期精准补充,下降期统筹使用,教师资源随学生高峰跨学段同步调剂”的方式,在编制总量内按需配足配齐教师。同时,县委编办每年组织开展1次教育领域机构编制执行情况和使用效益评估,实行精细化管理,精准化投放,持续推动教育资源配置实现优化。
优化县域政务服务热线运行体制,精准解决民生诉求。整合县社会治理服务中心和“乡呼县应”相关职责至县12345政务服务热线受理中心,依托“临沭12345”融媒客户端暨“临沭首发”群众诉求综合服务平台,探索创新互联网时代群众工作机制,实现服务群众线上线下融合、事项办理全程公开透明、大事小事党群共同参与。调整优化县乡两级12345政务服务热线运行体制。县12345政务服务热线受理中心加挂临沭首发群众服务中心牌子,机构规格升格为正科级;在镇街便民服务中心(党群服务中心)加挂12345政务服务热线办理中心牌子,具体承担相关职责,健全群众诉求全周期服务办理体制机制,形成“横到边、纵到底”的全方位群众诉求解决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