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公开>>县区动态>>正文

临沭县委编办打好“组合拳”激发基层治理新活力

2022年09月05日 19:06 

为巩固和深化镇街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成果,深入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临沭县委编办围绕“夯基垒台、完善机制、减负赋能、资源下沉”四个方面,打好“组合拳”,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一是夯基垒台,筑牢基层治理“根基底座”。以构建简约高效的基层管理体制为抓手,优化镇街组织架构体系,综合设置7个党政工作机构和5个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完善县乡机构“一对多、多对一”工作机制,强化镇街与县直部门(单位)日常沟通衔接。实施镇街便民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推进镇级事项集中,将市场监督、人社、民政等14个领域的167项依申请镇级服务事项进驻镇街便民服务中心,全部签订授权委托书,保障授权到位,实现镇街便民服务中心“厅内事、厅内办”。

二是完善机制,激活基层治理“神经末梢”。积极推动执法力量下沉,在全县9个镇街设立综合行政执法办公室,建立“资源统筹、联合执法”的综合执法平台,把与基层群众生产生活直接相关、可巡查发现的日常执法管理事项纳入平台管理,实现综合执法城乡全覆盖。健全网格化治理体系,将全县划分为镇街网格、工作区网格、村居(社区)网格和713个基础网格,按照“1+1+1+N”模式,组团式配备网格指导员、网格长、专职网格员和若干名网格协管员,着力打造集基层党建、社会治理、民生服务为一体的“全科网格”,实行综合治理“一张网”。调整优化县乡两级12345政务服务热线运行体制,整合县社会治理服务中心相关职责,加挂临沭首发群众服务中心牌子,在镇街便民服务中心(党群服务中心)加挂12345政务服务热线办理中心牌子,具体承担相关职责,健全群众诉求全周期服务办理体制机制。深入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在9个镇街建立村级便民服务点235个,实现行政村居便民服务站点全覆盖,建立由400余名人员组成的兼职帮办代办队伍,实现规范化帮办代办,切实打造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三是减负赋能,推进基层治理“强筋健骨”。规范和完善镇街权责清单,公布镇街行政权力事项67项,公共服务事项77项。印发《临沭县乡镇(街道)职责任务清单(试行)》,共涉及7个类别183项具体事项,推进镇街高效规范履职。规范村级小微权力清单,涵盖11大类30种具体事务,基本实现村级权力内容全覆盖。编制《临沭县县乡“属地管理”事项主体责任和配合责任清单》,明晰县乡职责,建立“乡呼县应、上下联动”响应平台,依托事项“呼转”平台,已办理事项1600余项。全面赋予街道对县直部门派出机构负责人的人事考核权和征得同意权、对街道公共事务的综合管理权、对辖区内事关群众利益的重大决策和重大项目的建议权、对街道规划的参与权“五项权力”,增强街道统筹协调能力。

四是资源下沉,助力基层治理“血液畅通”。加大编制资源向基层倾斜力度,结合镇街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为9个镇街增加行政编制24名,事业编制57名;结合事业单位改革试点工作,向9个镇街下沉事业编制63名,有力保障基层一线用编需求。积极落实公费师范生、公费医学生、公费农科生、大学生村官等人才编制保障政策,利用实名制数据库和机构编制监管平台,对镇街超空编情况、人员增减趋势、人岗相适度等进行综合分析,优先保障镇街机关用编进人需求,助力构建结构合理、梯次分明、素质优良的基层管理服务队伍。

上一条:郯城县委编办“三聚焦三到位”助推教育 “双减”工作落地见效 下一条:河东区探索“四不像”新型研发机构登记监管新模式

关闭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