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效推动机构职能运行优化协同高效,兰陵县聚焦职能运行监管的制度、内容、路径三个重点,坚持“监管问效与解决问题相结合、以解决问题为主”的总体思路,逐步探索打造以“一个办法、三张清单、五维评价”为主要内容的“1+3+5”职能运行监管工作格局,取得了初步成效。
出台“一个办法”,强化顶层设计。围绕“监管什么、怎么监管、结果怎么运用”等重点、难点问题进行研究谋划,根据《中国共产党机构编制工作条例》《山东省政府部门机构编制评估办法》《临沂市市级职能运行监管暂行办法》,制定《兰陵县职能运行监管暂行办法》,明确监管的原则和形式、内容和指标、办法和程序、结果运用等内容,为开展职能运行监管工作夯实制度基础。
完善“三张清单”,明确监管内容。结合“三定”规定,梳理完善政府部门权责清单、职责任务清单和职责边界清单,明晰各项工作任务、岗位规范、流程标准,形成了权责清单管“外部”、职责任务清单管“内部”、职责边界清单管“界限和协同配合”的履职清单制度体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细化监管内容。职责任务方面,主要监管划入、新增、加强的职责履行、群众意见建议落实、审批监管执法联动工作推进等情况。权力流程方面,主要掌握行政审批、公共服务流程实际运行状况,以及审批服务便民化工作开展情况。职责分工方面,主要了解职责边界清单涉及事项工作落实情况,以及与相关部门的协作配合情况。
实施“五维评价”,拓展监管路径。积极探索职能运行监管的新路径、新办法,通过“五维评价”方式拓宽评议覆盖面,充分体现评议的客观性。一是“上评下”。根据县级领导分工,由分管县级领导对所分管的县直部门单位年度工作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并排序,综合各项工作完成最好的部门单位排名第一,其他依次排序,根据排名折算部门单位相应得分,充分体现排名区分度。二是“下评上”。请各乡镇(街道)党政正职、副书记、组织委员从基层角度出发,对列入综合考核范围的各部门单位全年工作履职情况做出评价,增强基层干部参与县直部门单位履职考核的话语权。三是“内部评”。结合各部门单位领导班子年度考核,组织被考核部门单位领导班子成员、中层以上干部等有关人员进行部门单位内部测评。对本部门单位年度工作目标完成情况进行综合评价打分,计算平均分,得出部门单位内部测评分值。四是“外部评”。组织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相关行业专家,根据部门单位年度工作重要性、工作量、工作性质、工作难度等因素,对部门单位年度工作履职情况进行评价。相关票数折合为系数,计算部门单位工作目标完成情况得分。增强了履职考核评价的专业性。五是“左右评”。组织县直各部门单位根据一年内工作完成情况、职责交叉部门间的协调配合情况等进行相互评价。侧重收集纪委监委、党委政府督查、应急管理、生态环境、信访、机构编制管理等方面情况,对存在履职不力、推诿扯皮、损害群众利益以及违反机构编制纪律等问题的,按照标准予以扣分,有效保障考核客观全面。